角膜塑形镜是控制儿童近视进展常用的方法之一,但疗效个体差异比较明显。近视管理白皮书中指出,近视管理技术的联合应用较单一方案对眼轴的控制效力显著提高,即一种光学策略联合低浓度阿托品,而非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光学方案结合。因此角膜塑形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更能有效缓解近视的增长。
并且坚持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;读写应在采光良好、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;除近距离用眼的总量外,近距离用眼持续时间长应(<45分钟)和阅读距离近(>33厘米);读写姿势要正确;不过多使用电子产品、保证充足的睡眠、营养要均衡;坚持做眼保健操等
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光线,光照不合理会给孩子眼睛带来不良的影响。家长应将孩子书桌放在室内采光最好的位置,白天学习时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,要注意避免光线直射在桌面上。晚上学习时除开启台灯照明,桌面的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勒克斯(lux)。室内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辅助光源,以减少室内明暗差,使桌面局部光线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。台灯要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,光源不要直接照射眼睛,避免眩光。
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会发布的《中国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、眼轴长度、角膜曲率参考区间及相关遗传因素专家共识(2022年)》中提出,正常情况下,眼轴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步增长,新生儿的眼轴长度约为16.5 mm,出生后3月龄时约为19mm,9月龄时约为20mm ,6岁时约为22.46 mm,随后每年平均以0.09 mm的速度增长,7~8岁时增长幅度最为明显 (平均增长0.22 mm) ,11岁以后眼轴增量、增速均逐渐趋缓,成年后眼轴长度约24mm。此外,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、晶状体屈光力之间存在动态匹配和补偿过程,需要具体根据个体情况具体分析,纵向判断眼球发育是否正常。
高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副作用较大,有反弹效应;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(0.01%—0.05%)对瞳孔直径和调节影响均较小,对于控制或缓解近视的进展有效并且副作用小。研究发现,0.01%阿托品滴眼液可有效延缓近视进展,且反弹较小,副作用更小,是目前我国循证医学证明唯一有效防控儿童近视的眼用制剂,已经获批上市。但也有少部分儿童在使用药物时有过敏、畏光等反应,需要在医生监测下使用。
周边离焦眼镜是应用于近视防控的特殊设计的功能性眼镜,目前包括各种微透镜设计及改变对比度设计等。研究显示,周边离焦眼镜能有效控制近视的进展,和普通的光学眼镜比较,大约达到20—60%的延缓作用。周边离焦眼镜因其配戴方便、不良反应少、没有年龄限制等优势,成为临床近视防控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。目前市场上功能性眼镜种类繁多,质量良莠不齐,建议选择专业的机构进行验配。
散瞳对眼睛是没有损害的,散瞳验光也称为睫状肌麻痹验光,是通过药物麻痹睫状肌,消除眼睛疲劳,获取眼睛最真实的屈光状态的一种验光方法。散瞳期间孩子会有视近物模糊、畏光等症状,在药物作用消除后,模糊感和畏光的感觉就会消失。另外,在进行散瞳验光前,医生也需要对患者进行问诊、眼压、眼底等眼部的详细检查,确保散瞳检查的安全性。因此散瞳需在专业眼科或视光医师检查给予医嘱后才可进行,切勿自行散瞳。
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,首先要保障户外活动的时间量,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。不仅在学校要多进行课间户外活动,而且放学后和周末在家庭主导、家长或监护人参与下积极带孩子到户外活动,从而达到每日户外活动的时间目标。研究表明,户外活动防控近视的作用与暴露时间和光照强度有关,因此为更好发挥近视防控的作用应强调到户外进行活动。目前学生群体近视等多种疾病或健康问题,具有普遍的公共卫生影响因素,因此从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角度,倡导不仅单纯在户外还应进行活动,既能强身健体又可对多种疾病达到防控的目的
远视储备是用来监测屈光度发展的重要指标,研究表明与年龄对应的远视储备是近视发生的最佳预测指标,如小学一年级时远视储备已消耗完,其在小学阶段极易发展为近视。由于儿童青少年过早、过多地近距离用眼,导致远视储备低于其年龄对应的标准范围,即远视储备不足。为保护远视储备,应当把近视防控前移到学龄前儿童,在学龄前应定期接受儿童眼保健及屈光筛查,增加户外活动时间、减少近距离用眼负荷等,使远视储备保持在正常范围。需要强调的是,远视储备如果超过相应年龄的上限,则应注意儿童是否患有远视眼。此外,在儿童眼球发育过程中,视力和屈光度的发育是相互匹配的。如果远视储备在正常范围内,还应关注儿童的视力情况。